流感来袭莫慌张
科学预防保安康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随着秋冬季节来临,气温逐渐下降,流感也进入了高发期。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北方地区流感通常在冬春季高发。在这个流感季,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能让我们和家人多一份健康保障。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许多人的认知里,流感似乎就是"重感冒",但实际上它们的差别很大。


病因
不同
流感通常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而普通感冒主要是由于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
症状
不同
流感患者全身症状较重,主要表现为高热,患者短时间内的体温快速上升在38.9~40℃;伴有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疲劳乏力明显。而普通感冒一般是低热或者中等程度发热,还有人不发热,全身症状比流感轻,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

流行特点
不同
流感在我国北方地区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而普通感冒无明显季节性流行特点,其传播范围较为局限,在人群中以零星散发为主。

流感病毒:多变且具有强传染性

流感病毒是正黏科单股负链RNA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与乙型流感病毒都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这两种结构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

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容易发生变异。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所含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经常会发生抗原漂移,使病毒发生小的改变。除此之外,不同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之间可能发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基因重配,导致出现流感的抗原转换。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呼吸道飞沫近距离传播,经口腔、鼻、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流感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的危害不容小觑
流感并非能随便扛一扛就能过去的小毛病,它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人群是流感并发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
* 5岁以下的儿童(2岁以下的儿童风险尤其高)
* 65岁以上成人
* 慢性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和累及心脏、肺、肾、肝或免疫系统的疾病)
* 严重肥胖的人
* 孕妇及围产期女性

科学预防:流感的双重防护策略

现代医学:疫苗接种是第一道防线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至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最好在流感流行季前,建议可在9~10月完成流感疫苗接种,未及时接种的在整个流感流行季节均可接种。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6月龄及以上人群愿意接种且无接种禁忌的均可接种疫苗。

中医治未病,传统智慧的现代应用
中医将流感视为"时行感冒",属"瘟疫"范畴。其发病由外因(外感疫疬之邪)和内因(人体正气不足)共同作用。《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人体正气旺盛,外邪便难以入侵。因此,预防流感重在固护人体正气。
明代医圣万密斋在《养生四要》中提出“法时者,谓和于阴阳也”,强调养生要顺应四时变化。这一理念与现代预防医学的观点高度契合。

✅生活预防:中医强调"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我们应因应温度的变化而增减衣物。同时,保持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饮食调理:中医建议饮食有节,应少吃刺激性和肥甘厚味的食物,饮食适宜清淡。针对不同体质,中医也有相应的食疗方:
- 对于体质偏热者,症状:口干、怕热、面红、大便比较干、小便比较黄,可用“香葱萝卜汤”缓解;

- 对于体质偏湿者,症状:脘腹胀闷、经常觉得疲倦、身体沉重,可用“双豆饮”(赤小豆、绿豆)缓解。
✅中医外治法:中医有许多外治法可用于预防流感:
- 中药香囊:可选用苍术、白芷、檀香、艾叶、薄荷、藿香等药材制成具有预防流感、醒神开窍作用的中药香囊,随身佩带或挂于室内、车内均可。

- 穴位按摩:通过按摩方式作用于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顺畅运行,从而调动人体自身的防御和修复机能,达到防治流感的目的。常用穴位有大椎、风池、合谷等。如果再加上具有排寒祛湿等功效的保健品配合手法双管齐下,则事半功倍。


流感季的日常防护与缓解

当流感来袭时,除了及时就医和科学用药外,一些日常的防护和缓解方法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科学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

创造健康的居住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在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缓解不适症状
对于流感引起的肌肉酸痛、疲劳等不适感,除了休息,也可尝试一些温和的缓解方式。比如,对于因风寒湿邪引起的肌肉关节不适,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外用产品辅助调理。

善源万密斋温养精萃系列产品,承袭“温养通脉,扶阳固本”的中华传统养生理念,甄选41味道地草本原料,采用现代低温萃取技术和小分子透皮促渗技术精制而成,适用于缓解因风寒湿邪引起的肌肉关节不适,通过外用涂抹,有助于促进局部循环,缓解不适感。

流感季节,科学的防护意识和方法是我们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关键。记住,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而日常的良好习惯和科学的中医调理也能帮助我们筑牢健康防线。当出现流感症状时,尤其是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在这个流感高发季节,让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智慧,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墙!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产品使用前请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购买和使用。本品为外用保健品,不可替代药品和诊疗。
扫码加关注,镇痛不迷路


